《再论“革命的逻辑”》 丁力

革命在没有达到自由民主的目标前,只会暂停,不会结束。革命的过程如果由社会上层领导,并由觉醒的人民支持,会达到最好的效果。

《世界经济的支柱已经摇晃》 陈季冰

即便在美债危机的情况下,中国仍然没有除了美债之外更好的选择。要改变这种困局,只能把经济发展模式由外需拉动转型为内需推动。

《从“民本”到“民主”》 丁力

利比亚的情况再次证明,得民心者得天下,而得民心最好的制度就是民主。

《中国转型的困境与出路》 萧功秦

历史往往会出现物极必反的现象,一旦社会失控,民粹主义极有可能会成为中国人人心所向的不二选择,那时就来不及了。要避免这种危机,最切实的就是发展公民社会,具体说,就是通过发展社团的方式,来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,向公民社会的模式软着陆。

《工资是如何被决定的》 薛兆丰

之所以有“血汗工厂”,是因为有更血汗的农村的缘故。如果我抵制这些产品,那些童工的处境只会变得更糟,而不会因此就去上学。

《野田佳彦:重建日本的“中庸政治”》 近藤大介

印象最深的是野田佳彦从1986年10月1日开始,就在东京郊区几个大车站发表演说,每周5天,每天6点起床,演说1小时,就这样干了24年,直到他2010年6月7日出任日本财务大臣。

《从广场政治到公民社会》 丁力

(todo)

《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》 周其仁

作者还是主张以币值稳定为央行的首要且单一的目标,汇率稳定要服从于币值稳定。但维护币值稳定的困难是防止迫于短期压力,不能坚守住货币之锚。也就是说,先管住国家的欲望,才能有稳健的财政,后再有可靠的货币。

《共产主义大楼》 林衍 中国青年报 2011年08月31日

前面描写完安化楼凄凉的现状后,上来的最后一句:“ 1960年底的一天,意气风发的北京机床电器厂厂长徐钦敏带着他的妻子、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和一张木板床搬进了公社大楼。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相信,美好的新生活就在眼前。”,让读者在历史的时空中感到时代更迭的悲凉,很有感触。